“美国一句话,白俄就敢往乌克兰火堆里跳?听着离谱,可卢卡申科真就这么干了。”
明斯克那间灰扑扑的会议厅里,长桌尽头摆着白俄罗斯国旗,卢卡申科把话说得跟扔硬币一样干脆:华盛顿要是点头承认《明斯克协议》还算数,明斯克就撸袖子进场劝架。话音落地,总统新闻处的“第一池”电报频道秒转,等于把私聊直接拉成群公告,想赖都赖不掉。
这话听着像找美国要“入场券”,其实白俄心里门儿清:协议2014、2015年签了两回,到头来谁都拿它当擦手纸。乌方骂协议割地,俄方嫌基辅赖账,西方一边倒制裁,协议早成僵尸文件。卢卡申科把僵尸拖出来,就想让美国给它贴张“未过期”标签,好让白俄当和事佬时不被踹下桌。
可乌克兰那边不乐意。2022年俄军从白俄领土往南冲,基辅记仇小本本写得密密麻麻,现在听说“俄盟友”要来劝和,第一反应不是握手,是摸枪。信任这玩意儿,跟玻璃一样,碎一次就全是碴子,白俄想弯腰捡,先得自己脚底板见血。
卢卡申科也懂,所以把话往死里强调:咱只带嘴,不带枪,目标只有一个——停火。他翻来覆去嘟囔“乌克兰再打就亡国”,听着像吓唬,更像给基辅递台阶:再不刹车,国家真散架,到时候别说主权,连国名都得进博物馆。
说完乌克兰,他枪口一转怼向波兰。毕苏斯基这名字一出口,现场温度瞬间降两度。百年前那位波兰元帅做梦都想把乌克兰西部和白俄一起打包进“大波兰”,如今华沙政客每天“精神交流”,卢卡申科直接开骂:想都别想,憋回去。去年波兰议员嚷嚷“重看波乌边界”,话音未落,白俄那边雷达全天开机,生怕隔壁哪天夜里梦游过来划界。
波兰这两年确实忙成快递站,武器转运、难民接收,表面上仗义,骨子里算盘噼啪响。白俄担心:真让波兰借援助之名把脚伸进乌克兰西部,哪天“临时管理”变“永久驻扎”,历史书又得重印。卢卡申科提前打预防针,就是告诉华沙:你惦记的那块地,我盯得更紧。
可就算白俄一腔热血,协议本身还是烂尾楼。当年签完没人真干,现在想复工,得先问美国肯不肯复工牌。华盛顿至今不置可否,卢卡申科抛出的前提悬在半空,像风筝没线,风一吹就栽跟头。更尴尬的是,欧盟内部对《明斯克协议》也分裂,有人觉得该重启,有人嫌它给俄罗斯喘息,白俄想拉圆桌,先得帮欧美把内讧摁住。
至于莫斯科,表面欢迎白俄出面,心里未必想多一个“裁判”。劝和这事儿,调门一旦唱高,俄罗斯怕自己被架在火上,万一白俄真把“撤军”写进条款,克里姆林宫怎么下台?卢卡申科得拿捏分寸:帮兄弟可以,不能把兄弟绑了送给对手。
国内也有小九九。白俄经济被制裁压得喘粗气,能源外贸路越来越窄,如果能借调停刷存在感,西方说不定松一点缝,让明斯克喘口气。老百姓要的是面包不涨价,卢卡申科要的是椅子不晃,和平大使这身份,能换国际空间,也能堵国内嘴。
可和平不是喊口号,得像修拖拉机,得零件全、扳手够、人肯趴泥地里拧螺丝。白俄现在只递了扳手,美国、俄罗斯、乌克兰、欧盟四方螺母还各自揣兜,谁都不想先撒手。卢卡申科想拧第一颗,得先让美国把螺母递过来,再让乌克兰相信这扳手不带电,还得防着波兰背后藏扳手砸自己脚后跟。
更现实的是,战场每天烧钱,谈判桌每天掉灰。前线的炮弹不会因为明斯克开了个会就拐弯,士兵该挖战壕还挖战壕。白俄想进场,时间表得跟子弹赛跑,晚一步,协议就真成遗像。
明斯克夜里气温跌到零度,会议厅外停着的总统专车发动机没熄火,司机怕冻住,一直踩油。卢卡申科走出大门,没回答记者“美国到底答不答应”的追问,只甩一句:“等着看。”车尾灯消失在雪雾里,像给2024年留了个巨大问号:白俄这把到底能拉架,还是只能拉清单?
乌克兰网民刷留言:“先让俄军从白俄土地滚出去,再谈调停。”波兰网民回怼:“毕苏斯基早说过,东边得有人管。”美国网民插话:“明斯克协议?好像上过历史课。”三方吵成一锅粥,卢卡申科端着碗站在灶台边,火候不到,菜还是生的。
下一轮谈判桌摆哪、谁坐主位、谁先递台阶,没人知道。白俄把话放这儿,等于给自己挂了个靶子,成不成另说,至少让世界记起东欧还有个小国想说话。至于美国愿不愿意给靶子贴护身符,俄罗斯乐不乐见新裁判,乌克兰信不信裁判不吹黑哨,全留待时间打脸。
雪还在下,明斯克街头的红色旧公交照常咣当驶过独立广场,乘客们刷手机看新闻,有人骂卢卡申科多事,有人夸他给国家长脸。司机不管那套,到站就摁喇叭,像告诉所有人:车得往前开,停久了就冻住。和平这班车,谁都想上,可油箱里有没有油,下一站有没有路,还得看大国肯不肯踩油门。
卢卡申科把硬币抛上天,正面是美国点头,反面是继续僵,硬币还没落地,风先把雪糊了众人一脸。
启盈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